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

堅毅、不凡 — 李美香同學


堅毅、不凡李美香同學
作者:羅素珍  五專第一屆
作者與李美香校友同窗之誼,又有姑嫂之親,了解美香,兩人感情甚篤,本文敘述101年度傑出校友李美香學姊其生長求學過程,娓娓道來,真情留露,顯示本校畢業生堅毅不拔,努力奉獻的精神,讀來不同凡響,扣人心弦,引發見賢思齊之效

左起:作者羅素珍學姊.蔡秀鸞教授.李美香學姊.吳美瑟學姊.郭素珍院長

在李美香校友號召下於1015月成立紐澤西校友分會(為海外第三分會)

畢業至今已有44年之久,回憶同窗往事總是特別的甜美。民國52省立台北護專五年制第一屆招生,報考人數3600人,錄取80人,五年後拿到文憑的70人。70名中現有兩位博士,美香是其中之一,她艱毅的求學歷程、豐盈的人生,足堪為本屆同學表率。
一﹑家人心中的天使
小時因任教職的父親早逝,頓失經濟來源,原是家管的母親只能務農為生,所以美香在初中、五專求學時,每年暑假都須在稻田、甘蔗田間幫忙除草、施肥、灌溉;有次她見母親噴灑農藥時,穿著雨衣背著笨重的農藥桶「逆風倒著走」,一不留神就跌跤,她跟媽媽說:「我年輕較敏捷,讓我試試。」就這樣代母職,直到畢業後才卸下此責,令其母很窩心,直說她是上帝派來的天使。仁愛醫院上班時,對台北讀大學的弟弟很關心照顧;又因母親不諳農作經常收成欠佳,她以微薄薪水省吃儉用來資助弟弟和屏東就學的妹妹,使其順利完成學業。此為家犧牲奉獻的情操,至今其弟妹都還感恩著。
二﹑艱毅的求學歷程
民國52年(15歲)入校後,因營養欠佳又未足齡入學,所以比較瘦小;但她深知「知識就是力量」,所以加倍努力讀書,曾獲蔗農(糖廠)、農會、劉瑞桓先生清寒獎學金。也曾寒假時留校打工(縫製尿布)賺錢繳交學費。民國63年(26歲)到美國民國65年(28歲)取得美國護士執照。從事護理工作多年後,深感對美國護理新知的不足,此時孩子也長大了,於是邊工作邊在紐澤西州立威廉派特森大學進修,民國83年(46歲)取得護理學士,民國88年(51歲)取得護理行政碩士,民國91年(54歲)取得懷俄名州立甘迺迪西方大學康管理博士。中年以後以十多年時間在天寒地凍的紐澤西這樣孜孜不倦、夙夜匪懈的學習精神,真讓我們十分佩服。
三﹑婚後的賢妻良母
民國63年到美國 其夫吳啟三攻讀俄亥俄州立大學碩士、博士期間,生活費除獎學金外全靠其打工收入,直到先生修完博士學位才鬆了一口氣。為先生的付出,爾後再為兩小孩的教養默默奉獻十多年,她用愛與導方式教育小孩。其夫現為 Ashland Specialty Ingredients亞森蘭特殊配料公司主管,大女兒為加州州立 Freemont(弗里蒙特)高中教師 ,小女兒為加州 Snoot Entertainment(思諾特娛樂)公司製片,皆為社會中堅。
四﹑華僑眼中的好同鄉
    醫院服務時遇華人病患,莫不多加關照,使患者心安而能早日康復,今皆成好友;最讓人感佩的有位25歲華人女孩是舞蹈症患者,家人都不敢帶其外出,深怕周遭投來異樣眼光;她除了尋找有經驗、有耐心、愛心的護理人員幫忙外,平時以電話關心提醒,假日亦不畏旁人眼光常邀外出用餐、散心,減緩其惡化速度。在異鄉她發揮了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的傳統美德。
五﹑豐富不凡的經歷
民國57年畢業後在農復會紅十字會擔任公共衛生推廣員2年,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水林研究站服務3年,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服務2年。俄亥俄州醫院服務8年。紐澤西博塞郡社區學院教授4年。美國紐澤西榮民醫院護理長9年、亞洲傳統文化活動經理人4年,皆在職中。紐澤西聖喬瑟夫醫院護士、護理長、督導長達28年,現仍在職中。除任現職外,也曾任美國註冊護士全國命題和審核委員,美國內科護理學會和護理刊物審核委員;參與榮總各類競賽得獎多次。9910月獲得美國聯邦執行董事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(就業機會均等)獎。她善用多年臨床護理經驗、教學及行政管理的專業,在美國獲得多項的榮譽,能身為她的同學,真是與有榮焉。
六﹑推己及人之愛
在護理界工作四十多年,有意貢獻所學於故鄉-台灣的護理同業。民國99年返國在台中護專3/25)、台南護專3/29)、台北護理學院4/01)三所學校進行專題演講,將所學與經驗無私的傳承,與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和學生做學術交流,讓學妹備感溫馨;並願為欲赴美進修學生提供諮詢平台,減少摸索過程,獲學生熱烈回響;民國996月曾試著協助本校(學院)博士生前往紐澤西聖喬瑟夫醫院觀摩研究,為學妹们進修提供另項選擇,可惜因8月改制(大學)而中止。其感恩學校當年的培育,在異鄉更珍惜同校情誼,任同學會美國聯絡人和校友會美國紐澤西分會會長。民國993月獲新營市新興國小頒與傑出校友獎,其亦捐贈母校獎學金,嘉惠母校清寒學生。  
她求學積極進取,對護理工作熱忱,為人謙虛,處事低調。民國99年回國參加同學會,隻字未提當選國小母校傑出校友的好消息,顯見其之謙懷。尤以擷取美國護理界「實務」的發展經驗,願為推升台灣護理人員地位與護理界的未來盡份心力,此等情懷值得身為護理人員的我們所效法。她熱愛護理工作、愛家、愛同鄉、愛故鄉,實是我們護理界的典範。